兽类学报

畜牧与动物医学论文_2019—2020云南省部分地区

 

文章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情况,为当地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在云南省西部2个县(市),北部5个县(市)选点,采用笼日法和夹夜法捕获小型兽类,经形态鉴定后取肝、脾脏器组织,提取DNA,用半巢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无形体属16SrRNA基因660 bp目的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作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共捕获小型兽类1 142只,经鉴定分属3目8科21属39种。PCR扩增阳性21份,总阳性率1.84%。其中14份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6份为绵羊无形体,1份为牛无形体。阳性小型兽类分属1目2科3属6种,在孟连县和元谋县的斯氏家鼠、黄胸鼠、褐家鼠中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在元谋县的斯氏家鼠、黄胸鼠、社鼠和大绒鼠中检出绵羊无形体;在孟连县的白腹鼠中检出牛无形体。统计学分析表明,孟连县和元谋县的小型兽类无形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阳性鼠种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白腹鼠和斯氏家鼠感染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生境和海拔的啮齿目小型兽类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省啮齿动物携带多种可导致人群和家畜致病的无形体,宿主种类多,但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应当重点关注人群、家畜的无形体病的预防控制。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S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