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论文_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和红外相机安装
1.3 物种识别与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兽类
2.2 林下鸟类
2.3 优势物种分布动态
3 讨论
3.1 动物资源变化
3.2 红外相机的局限
3.3 人为干扰及保护建议
文章摘要:于2017年7月—2019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宁夏泾源县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进行了调查。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在47 460个相机工作日内拍摄到56 901张有效拍摄照片和2 883段视频。其中兽类有效拍摄照片41 710张、视频1 733段,记录到隶属于5目11科19种的野生兽类和4种家畜,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食肉目和偶蹄目是本次调查兽类记录中有效拍摄照片数(9 922张和25 114张)最多的2个类群,分别占兽类有效拍摄照片数的23.78%和60.19%。食肉目中相对多度指数(RAI)最高的物种是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为5.008),偶蹄目中最高的物种是野猪(Sus scrofa,RAI为7.206)。拍摄到鸟类有效拍摄照片12 861张、视频964段,鉴定出6目15科53种鸟,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鸡形目雉科鸟类是有效拍摄照片数(6 190张)最高的类群,占全部鸟类拍摄数的48.08%。调查记录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记录2种:斑背噪鹛(Garrulax lunulatus)和灰翅鸫(Turdus boulboul);宁夏兽类新记录2种: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六盘山保护区兽类新记录2种:黄喉貂(Mustela flavigul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的本底信息,为保护区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和今后进行长期监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1.0084
论文分类号:Q958.1